2009年最扯的评论来自退休老教授。
他说华小培养不出世界级顶尖学者。
这句话我绝对同意。
它绝对是一句废话。
华小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培养世界级顶尖学者。
世界上任何小学的目标都不是培养学者。
小学的目标是基础教育,
为孩子打好做人与学习的基础。
当然,没有好的基础,很难培养出学者。
可是,有了基础未必能培养出顶尖学者。
培养顶尖学者的责任不在小学,在大学。
马来西亚如果没有顶尖级学者就是大学的失败。
那个历史系老教授算不算世界顶尖级学者?
做学者又怎样?
马来西亚只需要少数学者,
马来西亚需要大量能独立思考的好人。
马来西亚需要好人。
马来西亚需要有品德的人。
没有品德的学者,马来西亚根本不需要。
有人说华小也能培养出人材。
举例在台湾发明pen-drive的马来西亚华校生。
老教授说他还不算世界顶尖级学者。
老教授眼中只有像他自己一样的学者才算最厉害。
华小生在台湾能培养出世界级杰出人材,
不是华小的功劳。
是台湾大学的功劳。
我们的结论只能说,
台湾有世界顶尖级大学,
马来西亚没有世界顶尖级大学。
为什么马来西亚没有世界顶尖级大学?
因为马来西亚缺乏世界顶尖级教授。
我们有的是怎么样的教授?
我们华校生令老教授太失望。
老教授也令我们太失望了。
2009年12月30日星期三
2009年12月29日星期二
2009年12月27日星期日
2009年12月26日星期六
完成《小黄鹂鸟》
明天一早要和家人去台湾旅行。
今天把《小黄鹂鸟》修改完,交了给编辑部。
预料2010年2月初能出版。
《小黄鹂鸟》超过12万字,80章,又是厚厚一本。
本来只写77章,书芹看了,对结局不满意。
我改写,增加三章。结局总算比较圆满。
黄鹂鸟是一种会唱歌的鸟,也叫黄莺。
英文叫oriole,马来文叫burung kunyit besar。
它们通常成群结队在高高的树梢。
唱起歌来:“嘀——嘟——嘟呦——”

今天把《小黄鹂鸟》修改完,交了给编辑部。
预料2010年2月初能出版。
《小黄鹂鸟》超过12万字,80章,又是厚厚一本。
本来只写77章,书芹看了,对结局不满意。
我改写,增加三章。结局总算比较圆满。
黄鹂鸟是一种会唱歌的鸟,也叫黄莺。
英文叫oriole,马来文叫burung kunyit besar。
它们通常成群结队在高高的树梢。
唱起歌来:“嘀——嘟——嘟呦——”

马来西亚有黄鹂鸟。
我和永乐就曾经看过十多只黄鹂鸟在树梢飞舞。
在马来西亚,黄鹂鸟是受保护动物,
不准捕捉,不准饲养。
远在蒙古,也有黄鹂鸟。
蒙古有一首民歌《小黄鹂鸟》。
“小黄鹂鸟儿呀,你可曾知道吗?……”
我写的故事很简单。
写这个故事前,想起静慧。
静慧小时候在家里是一个小公主。
我写的是家里一个小公主(5岁)。
天真可爱,漂亮好看,歌声特别好。
小公主很爱唱歌。
想唱就唱,不想唱就不唱。
唱歌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小公主不为上台而唱歌,
不为奖杯而唱歌,
不为掌声而唱歌。
她唱歌,只因为喜欢唱歌。
小公主有一个姐姐(10岁),也会唱歌。
姐姐在学校唱歌总是得到冠军。
姐姐是个好学生,考试第一名。
她要做好孩子,好女儿,好姐姐。
她遵守纪律,服从规条,乖乖听话。
姐姐不比妹妹可爱,
她的歌声也比不上妹妹。
在家里,甚至在村子里,妹妹是大家的焦点。
无论姐姐多么努力,她还是比不上妹妹。
小公主的存在,令姐姐黯然失色。
有时姐姐恨不得小公主不存在,
可是她不能这么想,她是好姐姐。
好姐姐就应该爱护妹妹。
她真的很爱妹妹,只是……
妹妹常常令她心酸流泪。
故事的从马来西亚儿童歌唱比赛开始。
姐姐和妹妹都报名参加了歌唱比赛。
整个故事就只是参加歌唱比赛的事情。
对于姐姐,事情是那么复杂。
对于妹妹,事情却很简单,唱歌罢了嘛。
姐姐很希望能得奖,妹妹根本不在乎。
到底谁会得奖?有没有人得奖?
故事自有分晓。
这个故事太简单了。
我以为最多只写七万字,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洋洋洒洒写了十多万字。
这部小说我写得很开心。
书芹也看得很开心。
希望每个读者看了都开心。
它是一部很好写的小说,
希望它也一样好看。
我比较贪心,我希望它不只是好看,
还希望它有意义——鸟笼对小黄鹂鸟的意义。
回家如住客栈
在新山住两天,回家住两天。
又去太平住两天,回家住三天,
然后要去台北一个星期。
在家的日子不多,
好像住客栈。
人生本来就是客栈,
我们都是过客。
我们能相遇,
因为有缘。
那天在太平,遇见王家祥老师。
家祥说:“我告诉学生我认识许友彬,学生都不相信。”
我说,我们拍一张照片,
有图为证。

又去太平住两天,回家住三天,
然后要去台北一个星期。
在家的日子不多,
好像住客栈。
人生本来就是客栈,
我们都是过客。
我们能相遇,
因为有缘。
那天在太平,遇见王家祥老师。
家祥说:“我告诉学生我认识许友彬,学生都不相信。”
我说,我们拍一张照片,
有图为证。
在太平,我做了一个梦。
梦中有我小说的内容。
我写《小黄鹂鸟》,主角对着黄鹂鸟吹埙。
梦中,我也对着黄鹂鸟吹埙。
醒来,窗外有鸟叫声,
真的是黄鹂鸟的叫声。
“嘀——嘟——嘟呦——”
我吹口哨模仿黄鹂鸟的叫声。
黄鹂鸟和我一唱一和。
它找不到我(我是一只虚拟的鸟),
我看不到它(窗太矮,树太高),
我们只好带着缺憾分开。
我会记得它的叫声。
我对它的欺骗,我感到抱歉。
2009年12月21日星期一
为姚先生做最后一件事
南方学院有一个纪念姚先生的活动,
请我去谈谈姚先生与文学。

因为是姚先生的事,我无法拒绝。
所以我特地去新山过一夜。
前一晚,有一个作者来找我,
因为她想写小说。
我叫她参加红蜻蜓小说比赛。
第二天,到南院去。
来的人不多,但见到很多老朋友。

见到小曼,不过没有机会和他谈话。
见到老友黄远雄,也只能握握手。
见到马崙,就只打个招呼。
见到高秀,他自我介绍是爱薇的朋友。
我知道他是戴佩妮的爸爸。
姚先生的儿子守穰也来了。
守穰带了一幅画来送给我。

这幅画画的是姚先生的家乡,
是姚先生最喜欢的画。
姚先生生前把画挂在房间。
姚先生看画,想到他的家乡。
请我去谈谈姚先生与文学。
因为是姚先生的事,我无法拒绝。
所以我特地去新山过一夜。
前一晚,有一个作者来找我,
因为她想写小说。
我叫她参加红蜻蜓小说比赛。
第二天,到南院去。
来的人不多,但见到很多老朋友。
见到小曼,不过没有机会和他谈话。
见到老友黄远雄,也只能握握手。
见到马崙,就只打个招呼。
见到高秀,他自我介绍是爱薇的朋友。
我知道他是戴佩妮的爸爸。
姚先生的儿子守穰也来了。
守穰带了一幅画来送给我。
这幅画画的是姚先生的家乡,
是姚先生最喜欢的画。
姚先生生前把画挂在房间。
姚先生看画,想到他的家乡。
我看画,想到姚先生。
2009年12月15日星期二
弟弟的来信
写完小说
凌晨三点,把小说《小黄鹂鸟》写完。
久久不能入睡,五点多听见人家来派报纸。
《小黄鹂鸟》写了80章,超过12万字。
我还没开始修改,修改时会增删。
《小黄鹂鸟》是写两个乡下姐妹到吉隆坡参加电视台儿童歌唱比赛的故事。
其中一个在才艺比赛中表演吹埙。
所以,我每次开电脑后,等电脑start-up时,
都会用埙吹一首《小黄鹂鸟》。
吹了主题曲,写作的心情就来了。
我年轻时吹笛子。
步入中年后吹洞箫。
现在老了,喜欢吹埙。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七千年前就有了。
用泥土捏的。
中国作家贾平凹很喜欢埙。
他题字吹土为声。

我老土,就喜欢它的土声土气。
其实吹埙我学了很久,都学不好。
今年去杭州玩,遇见吹埙的高人指点。
回来后,吹埙已经能得心应手。
几年前,我在北京买过一把竹埙,只因为好奇。
中国乐器有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埙属土,和竹(箫、笛、管、巴乌等)不同类,
所以我奇怪,怎会有竹制的埙?

我买回来后,把它当箫来吹,
吹得很吃力(它很粗大),却吹不完一首歌。
后来我学了埙,学埙后就很少去碰洞箫。
吹埙和吹箫的口型不同,很难兼顾。
有一天,我拿起这把竹埙,
用吹陶埙的口型去吹竹埙,
吹起来果然轻而易举。
原来它真是一个竹做的埙。
、
久久不能入睡,五点多听见人家来派报纸。
《小黄鹂鸟》写了80章,超过12万字。
我还没开始修改,修改时会增删。
《小黄鹂鸟》是写两个乡下姐妹到吉隆坡参加电视台儿童歌唱比赛的故事。
其中一个在才艺比赛中表演吹埙。
所以,我每次开电脑后,等电脑start-up时,
都会用埙吹一首《小黄鹂鸟》。
吹了主题曲,写作的心情就来了。
我年轻时吹笛子。
步入中年后吹洞箫。
现在老了,喜欢吹埙。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七千年前就有了。
用泥土捏的。
中国作家贾平凹很喜欢埙。
他题字吹土为声。

我老土,就喜欢它的土声土气。
其实吹埙我学了很久,都学不好。
今年去杭州玩,遇见吹埙的高人指点。
回来后,吹埙已经能得心应手。
几年前,我在北京买过一把竹埙,只因为好奇。
中国乐器有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埙属土,和竹(箫、笛、管、巴乌等)不同类,
所以我奇怪,怎会有竹制的埙?

我买回来后,把它当箫来吹,
吹得很吃力(它很粗大),却吹不完一首歌。
后来我学了埙,学埙后就很少去碰洞箫。
吹埙和吹箫的口型不同,很难兼顾。
有一天,我拿起这把竹埙,
用吹陶埙的口型去吹竹埙,
吹起来果然轻而易举。
原来它真是一个竹做的埙。
、
2009年12月12日星期六
与时间赛跑
总觉得自己在与时间赛跑。
不知道上帝给我多少时间,
在我还有时间还能做事的时候,
我先赶着把要做的事做完。
所以,我疯狂地写小说,
日以继夜,
一天可以写五六千字。
现在终于把一部新小说写近尾声,
相信明天可以写完。
本来只打算写八万字,
一发不能收拾,
现在已经超过十一万字,
和《青色的围墙》一样长。
这只是初稿,
下个星期要开始修改。
18日要去新山,
19日在南院有讲座。
22日冬至。
23、24日要去太平开会。
25日圣诞节。
26日希望能把小说修改完毕。
27日要和家人去台北。
算算起来时间也很紧迫。
今晚旧同事结婚,要去一下。
今晚还要去林傅秀和谢梅桂的家。
疯狂也不能忘记朋友。
明天是很好的一天。
我会把新的小说写完。
新的小说叫做《小黄鹂鸟》。
有一首歌叫做《小黄鹂鸟》,
谁会唱?
2009年11月30日星期一
《青色的围墙》推介礼
在新山的推介礼,
见到了几十年没见面的老朋友郑庆源。
大学期间,我和庆源在同一间屋子(418)。
这次见到他,真的太高兴了。

我和书芹同台讲座。
主持人是方俊心。

我和书芹同台签名。
左手打右手。

这个小朋友叫做翔乐。
他说,我的小说他都看完了。
他的妈妈也证实此事。
他只有6岁,是我最年轻的读者。

2009年11月27日星期五
《青色的围墙》推介礼
2009年11月17日星期二
2009年11月16日星期一
2009年11月11日星期三
2009年11月8日星期日
2009年11月1日星期日
2009年10月27日星期二
2009年10月26日星期一
免费看《青色的围墙》
新书出版了吗?

不是,只是封面印好了。
不过,如果你想先看,可以看《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将在11月1日开始连载《青色的围墙》。
如果你家订阅《光明日报》,你不必买书,可以免费看。
2009年10月22日星期四
2009年10月17日星期六
订阅:
博文 (Atom)